產品中心
地面自動氣象站通過多能源互補的硬件配置、智能高效的電源管理、嚴苛的環境防護設計,六要素一體化微型氣象站的供電系統構建起的可靠性保障體系,既能在光照充足時高效儲能,又能在能源匱乏時精準調控,同時抵御各種環境的侵蝕,為設備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堅實的能源支撐,確保氣象監測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全國自動氣象站日常維護設計也為持續供電提供保障。供電系統的關鍵部件采用模塊化設計,太陽能板、蓄電池、控制器均可獨立拆卸更換,便于現場維護;蓄電池箱預留檢修窗口,無需拆卸整體結構即可檢查電池狀態;部分設備配備電量顯示功能,通過 LED 指示燈或遠程平臺直觀展示能源儲備情況,指導運維人員合理安排充電或更換周期。
地面觀測氣象站市電互補與遠程監控功能進一步增強供電可靠性。部分安裝在近村莊、道路的微型氣象站配備市電接口,可在太陽能供電不足時自動切換至市電供電,形成雙能源冗余。系統支持遠程電源狀態監控,通過 GPRS/NB-IoT 等無線通訊方式將蓄電池電壓、充電電流、太陽能板功率等實時數據上傳至管理平臺,運維人員可隨時查看供電系統運行狀態,當檢測到蓄電池老化、充電異常等問題時及時預警,提前安排維護更換,避
氣象站觀測儀器線纜連接采用防水航空插頭,接口處填充密封膠,防止雨水滲入導致短路;供電線路選用耐候性強的銅芯電纜,線徑根據傳輸距離合理配置,減少線路損耗。在多雷地區,供電系統還集成防雷保護模塊,能承受 20kA 的雷電流沖擊,將感應過電壓限制在設備安全范圍內,降低雷雨天氣的供電故障風險。
氣象站觀測站針對環境的防護設計提升供電系統耐用性。太陽能電池板采用鋼化玻璃面板和鋁合金邊框,表面覆蓋防反射涂層,具備抗沖擊、防腐蝕、防老化特性,能抵御冰雹、風沙、紫外線長期照射等自然侵蝕,使用壽命可達 10 年以上。蓄電池通常安裝在密封的防水機箱內,機箱防護等級達到 IP65,內部填充保溫材料,在低溫環境下減少熱量流失,高溫環境下通過散熱孔自然通風,使電池工作溫度保持在 - 10℃至 40
物聯網氣象環境監測站電源管理系統還具備動態功耗調節能力,可根據設備工作狀態和能源儲備自動調整運行策略。在蓄電池電量充足時,設備按正常模式運行,數據采集頻率保持 1-5 分鐘 / 次;當電量低于 30% 時,自動切換至節能模式,降低采樣頻率至 10-30 分鐘 / 次,關閉非必要的指示燈和通訊模塊,將功耗從正常模式的 3-5W 降至 1-2W;若電量持續低至 15%,則進入休眠模式,僅保留核心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