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氣象站測量儀這些多維度數據通過網絡實時傳輸至城市環境指揮平臺,形成動態更新的城市環境數據庫,為污染溯源、規劃優化和應急處置提供支撐,推動城市環境管理從經驗決策向數據驅動轉變。
氣象站風速風向設備數據產品與衍生服務拓展應用場景。氣象站數據經處理后可生成多種環境指數,如熱指數、舒適度指數、空氣污染氣象條件指數等,通過政務平臺和公眾 APP 向社會發布。基于歷史數據建立的城市氣候模型,能預測未來 24 小時的熱島強度、污染濃度變化趨勢,為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提供決策支持。在大型活動保障中,可提供精細化的場地微氣候預報,包括溫度、風速、紫外線強度等數據,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氣象站測量設備垂直氣象數據助力城市邊界層分析。部分布設在高層建筑或氣象塔上的多參數氣象站,可采集不同高度(10 米、50 米、100 米)的溫濕度和風場數據,揭示城市邊界層結構特征。這些數據用于分析污染物垂直擴散規律,當監測到近地面逆溫層厚度超過 50 米時,提示大氣擴散條件差,需強化污染源管控。垂直風場數據還能為無人機管控、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等提供氣象參考。
氣象站風向監測設備,城市特殊環境參數監測滿足精細化管理需求。在交通樞紐區域,氣象站可監測路面溫度和結冰狀況,當路面溫度低于 2℃且濕度超過 85% 時,自動觸發道路結冰預警,為市政除冰作業提供精準指引。在城市綠化區域,通過監測光合有效輻射和土壤墑情數據,指導公園綠地的灌溉調度,當 0-30cm 土壤濕度低于田間持水量的 60% 時,啟動智能灌溉系統。部分氣象站還配備噪聲傳感器,監測區域環境噪聲
微型氣象站設備廠家,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城市環境治理的核心參考。多參數氣象站集成的氣體傳感器可實時監測 PM2.5、PM10 等顆粒物濃度,數據精度達 0.1μg/m³,能精準捕捉早晚交通高峰的污染峰值。同時監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氣態污染物濃度,結合氣象數據建立污染擴散模型,識別污染來源。例如當監測到臭氧濃度在午后持續升高(超過 160μg/m³),且伴隨高溫低濕天氣時,可預警光化學污染風
野外氣象站設備在基礎氣象要素監測方面,氣象站可提供高精度的城市微氣候數據。包括逐分鐘更新的空氣溫度、濕度數據,能精準反映城市熱島效應的空間分布,如商業區與公園綠地的溫度差異可達 3-5℃。風速風向數據實時捕捉城市風道特征,為通風廊道規劃提供支撐,當監測到某區域風速長期低于 1m/s 時,提示需優化建筑布局改善空氣流通。降水量與降水強度數據則是城市內澇防治的關鍵依據,每 5 分鐘更新一次的雨量數